(通訊員:孫汝岐)燈與河川,七月人間。暑期臨至,學子皆以歸家,舊時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于此,我想帶大家了解一下我的家鄉—滄州。
讓我們一同走進南川樓,這座位于滄州市運河區解放橋以南、東銜南湖公園的标志性建築。它起源于明朝嘉靖十一年冬(公元1532年),并在嘉靖十二年七月(1533年)完工。南川樓面闊三間,左右兩廂,共六間,高聳十丈,原隸屬于長蘆鹽運使司,供運司官員及鹽商們在閑暇時登高遠眺。站在遠處眺望,樓上的匾額上寫着“南川勝覽”四個字,吸引着遊人們的目光。

(注釋:南川樓全貌)
近年來,南川樓得到重建,并增添了一些古風建築,更添古香古色的韻味。漫步其中,綠樹成蔭,鮮花遍地,鳥語花香,古木參天,而長達400米的夜市更是為這裡增色不少,成為盛夏避暑的絕佳去處。南川樓散發着濃厚的曆史氛圍,時光仿佛在這裡靜靜流轉,讓人沉醉其中。
沿着新華路北段,我們來到滄州清風樓。這座曆史建築建于明末清初,經過多次修繕後成為滄州市的一道靓麗風景線。清風樓的建築風格充滿了明清時期的古典氣息。三層的建築高約15米,坐北朝南,主體建築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。樓内設有大廳、閣樓、偏房等多個空間,其中大廳是清風樓的主要活動場所。在這裡,我們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沉澱,木梁柱結構精美,彰顯着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,也讓清風樓獨具魅力。

(注釋:清風樓夜景)
沒有離開家鄉時,家鄉就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。我在畫中嬉戲、玩耍,卻隻能看到天盡頭那遙遠的晚霞。當我離開家鄉時,家鄉是一副挂起來的畫,無論我怎麼走進,它卻始終隔着一層薄薄的紗。
夏天是調整心情最好的季節。經過一學期的辛勤學習,商院學子們都已經返回家鄉,在房間裡吹着空調吃上西瓜了吧。回到家鄉的那一刻,才明白“不到異鄉看看,不知故鄉的美麗”這句話。或許美麗在于對家鄉的思念,或許美麗在于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。夏日承載着不一樣的熱情,為我們注入滿滿活力。不過,40°的天氣消暑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身體。祝同學們在這個熱烈的季節能夠去奔赴你所向往的一切。
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
團總支秘書處
2023年7月23日